自动化学院“光电信号检测与智能处理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TIM)(中科院2区TOP期刊)上发表了自动化学院光电信号检测与智能处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Dim and Small Target Detection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Jitter Estimation。自动化学院樊香所博士为第一作者,黄庆南为论文的通讯作者,mgm高梅美线路为第一单位。

多向螺旋渐晕校正模型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域晃动量估计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旨在解决光电探测系统中强光背景给红外小目标检测带来困难的这一问题。研究结合几何光学理论,在螺旋梯度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向螺旋渐晕校正模型的背景抑制算法,以有效去除图像的非均匀性,从而估计出最优背景,实现背景抑制的同时消除强光晕对目标检测的影响。研究提出基于晃动量估计的多帧能量累积算法,该算法用来补偿目标在帧间随机晃动造成的多帧累积效率低的情况,利用二维高斯曲面拟合重新确立目标质心,根据二维高斯曲面拟合和光流法进行平均求取目标质心的帧间晃动量,进而进行多帧能量累积和阈值分割,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通过对不同场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其检测性能相对于传统的检测算法得到较大的提升,能够有效检测弱小目标。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261004)、广西科技重大专项(AA23062091)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作者:樊香所,李婷婷(硕士),黄庆南(通讯作者),覃文琳(硕士),闵雷(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工程师),高远(教授)。
樊香所简介: 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广西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广西科技界智库决策咨询首席专家等。主持横纵向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4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中科院二区期刊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余项。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10余项,攻读双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5人。
黄庆南简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江西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柳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曾任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和支部书记等职务。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无人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无人机系统协同控制、故障预测及系统性能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和横向项目共20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15项,获得授权10项;指导学生主持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20多项,指导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30多项。荣获2024年广西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891416